[關鍵評論網──#鬼滅之刃「累」:失去羈絆而墮落成鬼,依舊追尋著依附的連結]
.
博客來已補貨,歡迎各位再次下架我的新書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57610?sloc=main
.
依附理論的提出者,John Bowlby曾經說過:#人終其一生,#依附系統都會持續的運作著。
.
出生的時候,我們會依附我們的重要他人;在進入學校後,我們會開始依附老師、同學;在青春期過後,我們會開始依附伴侶;在老了之後,我們會依附照顧我們的子女或看護。
.
累,就是一個失去依附的孩子,他因為體弱多病,沒能獲得同儕的羈絆;父母雖然陪伴著他,但他卻沒辦法感受到父母的愛。因此,他選擇了加入無慘的陣營,成為了一名鬼。
.
成為鬼的累,依舊追尋著羈絆,創造了扮家家酒式的家庭,卻無法從中獲得滿足。其實從過去的研究來看,這就像是 #許多青少年無法得到父母的良好依附、#無法得到老師的良好依附、#無法得到同儕的良好依附,因而選擇加入幫派,因為 #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。
.
#炭治郎 對著富岡義勇說的那段話:「他們不是什麼醜陋的怪物,鬼是空虛的生物,是悲傷的生物。」其實正反映著許多加入幫派的青少年內心的情境。
.
還記得我在張大春的節目談這件事情時,張大春老師似乎有點不可置信,至少我當時是有這樣子的感受的, #我們太不了解那些出現偏差行為的青少年了,#我們只把他們視為需要被矯正的人, #卻從來沒有思考過他們何以淪落至此。
.
炭治郎的這段話:「「但是對身為鬼感到痛苦,對自己所為感到後悔的鬼,我不踐踏他們,因為鬼也曾經是人類,和我一樣,他們曾是人類。」其實正提醒著我們,被社會視為異類、偏差的青少年們,其實缺乏的只是有人真正地去關心他們罷了。
.
就像 #誰是被害者 當中的 #曉孟 一樣。
.
#貓心 #貓心懂你心
#喜歡我的文章請多留言按讚與分享
#想要系統性地了解並應用依附來讓自己過得更好歡迎購買我的新書
.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35770